所以,提倡將打噴嚏用手捂住的習(xí)慣改為用手帕、紙巾遮擋。要是身邊沒有手帕或紙巾之類的物品,我們的手肘是最佳工具。因為手肘部位接觸其他地方的機會較少,較不易散播病菌。
4、用毛巾擦干餐具及水果
有些人認為自來水是生水,沒燒開之前是不衛(wèi)生的。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餐具或水果之后,再使用毛巾擦干。這樣做看似衛(wèi)生,實際效果則相反。實驗證明,全新的毛巾在使用一周后,其上會存活著非常多的細菌。
實際上,我國城市自來水都經(jīng)過嚴格的消毒處理。用自來水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使用,無需用干毛巾再擦。
5、用棉簽清理耳朵
其實耳垢是一種有利的東西,能夠殺滅細菌,保濕肌膚等等。還有一般耳垢是粘的,所以如果蟲子進入耳朵里,可以防止蟲子進入到深處。用棉簽挖耳朵內(nèi)部不僅可能會弄傷耳道,也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比如把耳垢推到更深的地方,而且耳垢接近鼓膜的話也會影響聽力。
6、飯后立刻刷牙
由于人在進食后,會有少部分殘余的食物(尤其是液體)殘留在牙齒的表面。如果這些物質(zhì)是酸性的,在此時選擇刷牙,其中的酸性成分就會令牙齒最外層的組織受到酸性腐蝕的侵害而出現(xiàn)脫礦(俗稱軟化)的情況。
所以在飯后正確的做法是:先用溫水(接近口腔溫度37℃)進行漱口,并在飯后的一小時后再進行刷牙。
7、長時間用同一條抹布擦桌子
飯后擦桌子同樣也是一個很好的衛(wèi)生習(xí)慣,但生活當(dāng)中,有不少人為了貪圖方便,長期使用同一條抹布擦拭桌子。要知道,抹布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后,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再重復(fù)使用,反而會讓細菌得以多次傳播。因此,抹布使用一段時間后應(yīng)更換,或者隔3、4天用開水煮沸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