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网站日韩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_1024在线国产_婷婷中文字幕精品
瓢城網
標題:
公石先生二三事
[打印本頁]
作者:
鹽都區(qū)圖書館
時間:
2021-11-8 10:47
標題:
公石先生二三事
公石先生二三事
作者: 沈家鴻
2012年是著名書法家胡公石先生誕辰一百周年。1997年8月25日先生以八十五高齡於南京離世,轉眼已有十五個年頭了。十五年來,先生精湛的書法藝術;為繁榮我國的書法事業(yè)和促進海峽兩岸的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而作出的重要貢獻;熱愛祖國,淡泊名利,服務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仍深深地留在人們的心中。先生生前一直以德藝雙馨的形象活躍于我國書壇,聞名于華夏大地。這里記述的只是其生前頗具影響的幾件事。
趙樸老深情題寫?zhàn)^名成絕筆
1997年8月25日,胡公石先生仙逝於六朝古都南京。時已耄耋且身體欠佳的趙樸初得悉這一噩耗,深為我國書壇明星殞落,痛失同道摯友而悲痛不已,及時給胡公石先生治喪委員會及其家人發(fā)來了唁電,致以深切的哀悼。
遵照公石先生的遺愿,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及其家人及時將其遺作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展覽后,悉數捐贈給了鹽城市博物館珍藏。為了緬懷公石先生的光輝業(yè)績,進一步弘揚和發(fā)展標準草書事業(yè),中共鹽城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決定在鹽城建立“胡公石書法藝術館”。江蘇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對這一舉措非常支持,并請戴澄東副部長赴京請公石先生的摯友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書法大師趙樸初題寫?zhàn)^名。
戴澄東副部長和胡熙民、陳墨石一行來到了春寒料峭的北京。在趙樸老家,他的秘書熱情接待了他們,同時也傳達了中央領導的意見,對他們說:“樸老住院后中央領導一再交待,為了保證樸老能夠更好地休養(yǎng)和治療,不再讓他寫東西和接受記者采訪了!标P于胡公石書法藝術館提名一事答允向樸老轉達。趙樸老得悉這一情況后即表示:“別人的東西我是不寫了,但公石先生藝術館的牌匾我還是要題的。我和公石先生是數十年的摯友!”樸老回憶起了與公石先生等一同籌建中國書協(xié)的情況。當年,他倆與舒同、啟功先生等一同籌建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又是新中國成立之后首屆全國書展評委的成員。多年來,他們相知相識,弘揚書道,結下了珍貴的友誼。而今,斯人已去,胡公石書法藝術館成立需要題寫?zhàn)^名,怎么能推卻不就呢?
兩天后,趙樸老帶病在一張上好的古宣上認真題寫了《胡公石書法藝術館》幾個頗具特色的楷書。樸老親自看著秘書在題字上鈐上了鮮紅的“趙樸初印”后,露出了滿意而欣慰的笑容。
周一萍一紙書信“解放”胡公石
在文革的動亂年代里,胡公石先生正在寧夏工作。這位從舊社會過來并在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院院長于右任身邊專門從事標準草書研究的老人,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被戴上了“受黑幫分子胡喬木包庇”的有嚴重歷史問題的帽子。先是以莫須有罪名讓他在單位內參加勞動,接受審查。后又被轟趕到嚴重缺水十分貧困的固原農村勞改。雖然他一再說明,當時國民黨的監(jiān)察院和我們現在的公檢法不是一回事,而且在于右任先生身邊不僅未加入過國民黨,也未從事過具體的行政工作、只是被安排專搞標準草書研究。在監(jiān)察院實際上僅是掛名領餉,維持生計而已?谷諔(zhàn)爭期間,于右任先生遷居重慶,標準草書社也就暫時停止了研究活動,胡公石即回至家鄉(xiāng)鹽城鞍湖的張本村。期間,除讀書寫字、繼續(xù)致力于標準草書的研究外,還經常與中共鹽城縣委及新四軍獨立團的周一萍政委等接觸,深受他們的教育和啟發(fā),認清了國內、國際形勢,積極協(xié)助民主政權籌糧籌款,支援新四軍的抗日活動,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深愛好評。但造反派就是不依,曾數次派人至鞍湖調查,終因時過境遷,許多當事人已經故去或下落不明,故無法對他的這段歷史提供有力的證明,只得將他一直掛著,靠邊站。后來,因年老體弱,無法繼續(xù)在農村勞動,造反派只好將他從固原調回銀川,讓他在寧夏圖書館做圖書管理員,整天在地下書庫內整理圖書報刊資料。
正在胡公石先生十分苦惱倍感茫然之時,一天整理報紙,看到報上有一條有關北京市西城區(qū)領導周一萍活動的消息。他當時一愣,心想這位周一萍不是當年自己賦閑在家經常聯(lián)系的周政委呢?如是,那對自己的這段歷史就有了證明人了。他帶著喜悅的心情,將這一情況告知了家人。但胡公石先生又有些猶豫不決,他想周一萍政委原來是中央的部級干部,現在下放至西城區(qū)工作,說明他也在為難之時,這時候去麻煩人家總不太好。經再三考慮,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還是給周一萍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請他能就抗日戰(zhàn)爭時期自己在家鄉(xiāng)的情況予以客觀公正的說明。
不久,胡公石先生接到了從北京寄來的一封信,拆開一看,喜出望外。信中不僅有熱情洋溢的問候,還云:“公石先生,您所要找的周一萍正是在下……”同時還附上了他抗日戰(zhàn)爭時在家鄉(xiāng)的政治表現等方面的證明材料,明確指出,胡公石抗日戰(zhàn)爭賦閑在家期間沒有剝削行為并積極協(xié)助抗日民主政權籌糧籌款,支援抗日,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寧夏相關部門根據周一萍同志提供的材料,對胡公石的歷史作了認真的甄別和澄清,迅速“解放”了被審查多年的胡公石,并委任其為寧夏文史館館長,寧夏書畫院院長,寧夏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后又推薦他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
每當人們與他談起這段經歷時,他總是不無感慨地說:“我是因周一萍政委的一封重要書信才得到解放的。
屈武敦請胡公石重建標準草書社
《標準草書社》是近代草圣于右任先生1932年集合同仁而成立的專門從事草書標準化研究的學術團體,開始了為使草法統(tǒng)一實用而進行的一項歷史性工作。歷經四年多的艱辛,于1936年出版了《標準草書》(由胡公石親手雙鉤百納本草圣千文)。該書遠從西漢章帝史游至今人王世鏜一百多位草書家近三百種的章今狂草作品中、按“易識、易寫、準確、美麗”四項原則遴選出來的,可謂俯拾眾美,精謹之至。后因時局的變化、這一研究也隨之終結了。然對草書標準化的工作并未停止。中國大陸、臺灣、港澳,以及日本、東南亞一些有識之士、書法愛好者仍孜孜以求。公石先生則是不論在順利時還是在逆境中,以其畢生精力、沿看于右任先生開拓的道路,始終辛勤耕耘在書法藝苑中、并取得了驕人的業(yè)績。胡公石先生當為這一領域的翹楚。
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繁榮書法事業(yè),溝通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時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的屈武先生邀請趙樸初、啟功、董壽平、胡公石等書法名家研究,決定重新創(chuàng)立標準草書社。委托胡公石負責具體的籌建工作。
當時已是71歲高齡的胡公石先生深感責任重大,擔心難以完成這一重任,一時沒有完全接受。屈武先生乃于右任先生的女婿,民革中央主席,與胡公石已有數十年的交往,可謂至交。他對這位跟隨于老習書從藝十三年之久的老朋友是非常熟悉,十分器重的。由于胡公石的草書藝術深得于右任之真?zhèn)鳎煸劸,在國內外影響深遠,籌建工作非他莫屬,故而敦請出山,重接于書薪火,再傳標草藝事。經多次研究,胡公石深感責無旁貸,欣然接受了這一安排。
經過緊張的籌備、1984年6月,在北京國際俱樂部召開了標準草書學社成立大會,正式宣告標準草書學社成立。學社由胡公石任社長,趙樸初、啟功為名譽社長,董壽平等為顧問。社址隨胡公石先生設于寧夏銀川。1991年12月胡公石落葉歸根,被安排至江蘇省文史館任副館長(正廳級),《標準草書學社》也同時遷至南京。
《標準草書學社》成立后,胡公石先生積極組織和動員有志于標準草書事業(yè)的同道友好,從事標準草書的研究和推廣工作,同時加強與日、韓、新、馬、泰等國家和我國臺灣、港澳地區(qū)的學術交流、并成功舉辦了《中外草書大展》,還與臺灣的李普同、日本的金澤子卿等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了《于右任先生同門書法聯(lián)展》,《中日標準草書聯(lián)展》。又親赴臺灣、日本辦展、講學,積極開展文化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增進中日民間友好。積多年研究之成果,以于右任先生《標準草書》(千字文)為母體,拓展整理了《標準草書字匯》。把標準草書由一千字擴展為六千多字。該書在于右任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時正式出版,它進一步豐富了標準草書單個字體,使之更趨實用性,開創(chuàng)了標準草書事業(yè)的新局面?芍^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同時也進一步奠定了胡公石先生在當代書法藝術領域乃至中國書法史上的應有地位。
歡迎光臨 瓢城網 (http://rocheand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