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瓶牛奶,一瓶馬上過期,一瓶三天后過期。你先喝哪瓶牛奶?
這是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孩子,你喝哪瓶奶》中,跟兒子探討的一個話題。
我猜安德烈會選新鮮的那一瓶。理由很簡單,要是他追著快過期的喝,每天喝的牛奶都不新鮮。只要舍棄一瓶要過期的,每天都會喝上新鮮的。
我問自己:假如是我選,我會選哪個?
我想我會先喝要過期的。倒不是心疼幾塊錢,而是慣性使然。
我是個守舊的人,有些東西壞了也舍不得丟。有些生活方式,即使自己覺得不妥當,也不愿意去改。因為習慣了。比如,我明明可以現(xiàn)在就休息,可是偏偏腦子里纏繞著執(zhí)拗的想法:我的“紅泥火爐”還沒更新呢!不是說好一天一篇嗎?怎么能說斷就斷、不講原則呢?
我就是這樣,對身邊的每個人都比較寬容,唯獨對自己苛刻。這樣真的好嗎?
近幾天忙著公開課的備課,每天晚上回家都很遲,孩子全顧不上了。回到家時,他都要睡下了。他很乖,小小的頭露在被子外面,笑瞇瞇地說:“爸爸,我日記寫好了!”我欣慰的同時,又暗暗責怪自己,何必這么較真。除了我自己,有誰會介意我的課上得好還是丑?不過是一堂課,下課之后,不出三分鐘人也散了。我彎腰,摸摸他的頭,表揚他乖,心里暗暗告誡自己:明天早點回家!
可是,我今天又遲了!到家他已睡下。頭發(fā)已經(jīng)剪過,短短的,像個小娃娃。他剪頭時,一定一動也不動,既緊張又興奮地盯著鏡子里的自己看。剪完頭,人家理發(fā)師把他請下來,他會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那個時候的他,最可愛!原本,今天我可以再見到那番場景的。
遲到家的原因仍在我身上。放學后,我把幾個不遵守紀律的孩子留下來談話,告訴他們要努力,要爭氣。
跟他們說要爭氣,我自己卻不爭氣。
好吧,既然兒子睡覺了,那就自己也早些睡下吧!可是,想到今天還沒更新文章呢,又不安了!唉,為什么總跟自己過不去?所有的條條框框,都是我強加給自己的!我是孫悟空,頭上有緊箍咒。同時,我又是唐僧,不斷地念緊箍咒折磨自己……
什么時候,我能果斷地丟掉那瓶要過期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