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网站日韩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_1024在线国产_婷婷中文字幕精品
瓢城網
標題:
多年以后,散文還是這樣的散文
[打印本頁]
作者:
阿花
時間:
2016-10-22 10:54
標題:
多年以后,散文還是這樣的散文
多年以后,散文還是這樣的散文
在一個論壇,多年以后,還是這樣的散文,是多么可怕!
在散文之鄉(xiāng)里,時至今日,還沒有找到故鄉(xiāng)的感覺
在北京那次聚會,我和 叢治辰見過面,連頭都沒有點,沒有點頭之交。他最近在《文藝報》寫到:
我們已經讀慣了那些沒有難度的散文。它們那么光滑,那么親切,那么體貼,用一種看上去和日常語言沒有太大差別的語法,向我們袒露心扉,追懷往 事,陳述事實,或者講述那些我們平時不會關注的知識:歷史掌故、文化趣味、名人隱私……讓我們讀完之后感覺又對這世界多了一些了解,于是非常容易地滿足 了。最多,它們的修辭更花哨或更雋永些,有時甚至是那種顯然經過刻意錘煉的平實自然。由于它們那么缺乏難度,以至于我們很難對它們懷有敬意:既然這些文字 似乎我們也寫得出來,那么為什么值得尊敬?于是散文越來越被視為一種缺乏文學性的文體,適合作為茶余飯后的消遣或雜志版面的填充物,可以被我們隨便地拿起 來,再隨便地丟掉。
當然,論壇也有好的文字,比如畫村與幽藍,他們深邃的文字,能在星辰不在時發(fā)出星辰之光。
對新生散文,非傳統(tǒng)散文,我與論壇一些人展開爭論,最后,我變成失敗者而去。
品位高者寒心離去,文學的高處是落寞的,從偉大作家的群雕里的眼神,可以看出。不舉例了。
對散文的定位也是模糊而自以為是,大大降低散文的高雅。
我對格致、楊永康、周曉楓、祝勇等以及詩人身份的張銳鋒、龐培、于堅、鐘鳴等人開始了他們對散文文體的自覺探索產生濃厚興趣,并且也作了東施效顰的嘗試。卻在圍攻里。
我們總是喜歡歷史,只有歷史是光榮的。
作為在論壇,在散文之鄉(xiāng)里,誰能扛起大旗,引領我們在中國散文高地上沖鋒陷陣?
論壇,要辦十周年紀念了,我覺得是好事情。方向是好的。作為寫過散文的會員,我可以反思,我能反思嗎?!
十年以后,我們還是讀著地方報紙容易發(fā)表的散文嗎?數(shù)量是要有的,質量也要上臺階!
有臺風帶來意外的雨還在下。
上面提到作家,有見過,也有私交。楊永康算一個,沒有見面。一個西北的外省人,與我同樣遠離省城。最近的長篇散文《驚喜記》在《十月》發(fā)表,被《散文》海外版等轉載,《文藝報》與《中華讀書報》專版評論,當時在左岸文化散文版,還有幾位這樣的作家,像現(xiàn)在蘇州的葛芳,以前散文寫的很好,現(xiàn)在小說寫的很好。我寫這些,只能加深我當時的判斷,至今以為沒有錯。另外,對名次的爭議,我也一直頑固的,有高下之分。再舉一例:漢語長篇小說中,《紅樓夢》為最高,就是將來也難以企及。有些人老用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來降低自己對文學閱讀與寫作的要求,不思進取,進行有難度的寫作,睜眼看本地報紙有沒有發(fā)表自己的大作,以在本地重復刊登為榮。以一稿多投多謀筆稿費而沾沾自喜。這樣做成為慣性,十年以后,你寫的散文還是這樣的散文,我讀的還是這樣的散文。十年后,不挑剔。因為,我老了,頭白了,睡思昏沉,在爐火旁打盹……
歡迎光臨 瓢城網 (http://rocheand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