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蕪的大漠,一只鷹在低空盤旋搜尋。當搜尋到地面一只地鼠時,那只鷹立刻朝地面俯沖下來,地鼠敏捷地反應,并用四十分之一秒的速度躲進了地洞,贏得了時間,挽救了自己的生命。鷹無獲拍翅而返,只能承受自己慢于四十分之一秒的速度所帶來的繼續(xù)饑餓。
同樣在荒漠,一只狼在捕食一只羊。如果狼追逐上羊,羊就會被狼吃掉;如果狼追不上羊,狼就會被餓死。
前者是美洲自然的紀實,后者是本人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作者對生命和速度關系的描述。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即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速度起決定性作用,關系生命的存亡,這是自然界普遍的生死法則,血淋淋的。
生命靠速度支撐,速度依生命而存在。有了生命,才有速度;贏得速度,就是爭得時間,就能獲得生存。對自然界而言,天生的生命決定了天生的速度,使得自然界的生與死成為平衡的定數(shù),它不容改變,也不能改變。
然而,生命和速度用于詮釋人類和社會,雖與自然界不同,不像自然中的物競天擇,把速度與生命的存亡殘酷的關聯(lián)在一起,但兩者間也反映出同一個道理,只是生命在于速度的價值意義,速度體現(xiàn)或者承載生命的意義。特別是在充滿競爭的社會,速度對人類和事物生存、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
事實上,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在速度中體現(xiàn)的。人們無不圍繞生存發(fā)展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爭時間、搶速度,用時間來提升自己,用速度來發(fā)展自己,搶占人生的主動。
有朋友從國外回來,我詢問他在異邦的情況,他說非常辛苦,我有些茫然。他說:“兩年半的國外生活,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多事,豐富了很多,也豐厚了許多。初期邊務工邊學語言,用半年時間闖過了生活工作上的語言障礙,拿到了國外認可的證書;接著又邊務工邊上學,三年的學分用一年半的時間拿了下來!甭牭竭@,我才明白他受的是一個什么樣的苦。我吃了一驚,便對他刮目相看。一個原本外語三次考試有兩次不及格的人,竟然在國外讀書學習上獲得如此的加速度,得來了這樣的生命意義。他接著說,“過去把時間耽擱太多,感覺像是犯了盜竊罪一樣,實在有些對不住。下一步準備繼續(xù)完成學業(yè),力爭在最短的時間通過學位論文!蔽也坏貌怀姓J,也不得不敬佩,他的生命速度正在改變他的人生,影響深遠。
速度是用時間來衡量的,而時間對于整個物質(zhì)世界來講是無限的,但對于人來講是有限的。人的一生是逐鹿、是搶灘、是搏擊,最后的輸與贏,很大程度表現(xiàn)在這。先一步,爭得主動,搶得一秒,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前程;慢一步,差之千里,耽誤一刻,名落孫山,斷送美好的光明前景。所以,人們才有了“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慨,才有了把速度看成是前途、是命運,才有了為搶速度無比看重時間,把時間看成是力量、比作金錢、等同于生命。我也越來越感覺到,生命的速度就是那競技場上的速度,那是成與敗的標志;我越來越感覺到,生命的速度就是把生命捆綁在兩腿上搶占戰(zhàn)場高地的速度,那是生與死的標志。時間上不容有一點點的遲緩,意志上不容有絲毫的松懈。否則,結果不是血淋淋的,也會是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