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x
邵玉田·跨越作者: 邵玉田
我一個古稀之年的人,談“跨越”,是否有點匪夷所思了。
用現(xiàn)在年輕人的網(wǎng)絡(luò)語,那叫“萌萌噠!”感覺“忒暈”?
實際上,我說的“跨越”,是2015年初寫的一篇殘章,叫“自我更新”。原意指:人當(dāng)破除陳舊觀念,不斷刷新思想。但因為長時間所形成的所謂“做事的底線”,那個“坎兒”,跨不過去。文章只寫了一半,不敢妄言,就卡住了,放在那里一直至今,成了“雞肋”。
2015年歲末,受托,給區(qū)里的詩刊寫一篇卷首語。人家早已深思熟慮,以“破繭化蝶”為題,而我,卻因為自我的想法,考慮一些微妙的人際關(guān)系,想撇清自己,說是為防止有人誤讀,就另辟途徑。而這樣的“移花接木”,雖然得到了編者的肯定,但自己內(nèi)心的隱諱,還是抹不開去。
退休寫作,十年時間,熱心人建議,應(yīng)該放慢節(jié)奏,到了“不求以量,而要求以質(zhì)”的時候了。
又說,你有你的強項,你長時間在政府辦公室工作,得天獨厚的素材,何不很好地去利用?
然,我總以為,當(dāng)下的散文,是越來越難寫了。
虛構(gòu),不應(yīng)該是散文的屬性。目前形成的“非虛構(gòu)”寫作潮,是以寫作見證時代,用作家的視角,講述“從看不見到看見”的過程,用一種宗教的方式來贊美這個實體的世界。非虛構(gòu),是一種抵達真實的方式,是記錄那些被時代洪流所遮蔽的暗流涌動。想寫好,實在是太難了。
否則,不是這樣,如果習(xí)焉不察,膚淺地說問題,那么,所寫出來的東西就無法展現(xiàn)被遮蔽的真實。
我這樣解釋,算是“曲徑通幽”吧!但事實上,說到底,還是怕所寫的東西別人會“對號入座”,形成誤讀、誤判、誤解;人都到了這個年紀,讓人再“說三道四”,再給自己惹麻煩,惹是非,真的不值。所以,十年時間,加上老伴的“嚴格督查”,始終沒有越雷池一步。
跨越,如破繭,須承受那種浴火重生般的疼痛。
我的朋友,實力派的詩人、作家的散文集《靠近》出版,一位著名的大作家為他寫了書評,并發(fā)在了上!段膮R報》上——《靠近后有無限可能》。
寓意,類同于“跨越”,又與小時讀的詩句“柳暗花明”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靠近”,就沒有“無限可能”;不“跨越”,怎么會知道后面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談到寫作,我與另一位網(wǎng)友感同身受。“常常不愿傾訴,生怕山高水遠,誤入迷津!薄岸淖圆槐囟嗾f,不懂的多說無益!
又曰:“若不想直白地一一以文字的形式記錄,那么,想得越多,能夠記下的終究是越少的!
那一道“坎”,同樣的,難以“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