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网站日韩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_1024在线国产_婷婷中文字幕精品

瓢城網(wǎng)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登錄

微信掃一掃,快速登錄

查看: 38175|回復(fù):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隨筆] 好在這個世界上有詩(作者:曹文軒,標(biāo)題后加)

[復(fù)制鏈接]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1-7 11:2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P:江蘇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微信登錄

x
看過茂華不少長長短短的小說,覺得他的小說很有見地,藝術(shù)上也很有自己的路數(shù),沒有想到他也喜歡寫詩,并且寫了那么多的詩。我是一個寫小說、研究小說的人,對詩的鑒賞很不自信。因為詩有詩的理路,詩有詩的讀法,詩相對于其他文體,是最難靠近,更難進入的。其情形可能就如茂華自己說的,你可以知道一個國家的秘密,但卻難以刺探詩的秘密。不過,外行讀詩,也是一種讀法。何況,詩再怎么特殊,它大體上還是屬于文學(xué)的范疇,基本的功能、原則、章法,可能與其他文體是差不多的。十年前,我應(yīng)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主編一套新時期文學(xué)作品選,其中必有一本詩歌,初時很犯難,根本下不了手,憋到最后,索性就根據(jù)自己的藝術(shù)直覺、自己的藝術(shù)趣味、自己對詩的理解進行選擇,沒想到書出來后,最是這本詩歌受到好評,詩人和研究詩歌的批評家們也都說這是一本好的詩歌選。這么一想,評茂華的詩也就沒有先前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了。
    細一思量,茂華寫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有一個也許并不能為眾人認可的體會:寫詩的人往往總要比寫小說的人更“苦大仇深”一些,他們的處境一般都比較糟糕,甚至是惡劣。這種“糟糕”、“惡劣”也許就是事實,也許并不是事實而只是他自己的感覺。在此種情景中,詩相對于小說而言,也許是他最好的選擇。詩可能最能順暢圓滿地表達他內(nèi)心的壓抑、憂郁、憤懣、悲痛、孤獨、絕望、拷問、哲思和大起大落的情感涌動。我一向認為,寫小說的人都是一些世俗之人,他們考慮的問題比較實在,情感上也比較平穩(wěn),較少波瀾壯闊的起伏。進入寫作狀態(tài)之后,會更加趨于平靜。而且,好的小說誕生,似乎也是需要這種寫作狀態(tài)的。所謂“零度”,就是指的這種狀態(tài)。在從前小說家的自述中,我們固然也能看到他們寫作時淚灑稿紙要死要活的樣子,但畢竟不是小說寫作的常態(tài),其中一些記述,未免不是夸大其詞。而寫詩則不是這樣,詩的每個字,每個詞,每個句子,都是經(jīng)過心靈之火鍛造的,跟血和淚有關(guān)。詩是詩人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很不舒服了、靈魂受到煎熬了、前途暗無天日了、人心不古世道不公之后的書寫活動。他們有一種孤立無援的感覺,寫作是一種解脫,一種撫慰,一種洗禮,在鞭撻、抨擊、詛咒,抑或是向往、嘆息、贊美的過程中,有一種自我凈化、超凡脫俗、玉樹臨風(fēng)的感覺。
    最知道茂華身體和心靈處境的自然是我。說“不順”、“坎坷”都輕了點,他事實上一直在人生的旅途上艱難掙扎著。命運——無論是“命”還是“運”,都不太好。而他又是那樣一個有才華的人,一個對世界萬物高度敏感的人,一個喜歡品味和思考人生、生命的人。所有這一切,決定了他的悲劇性的目光和語言。有時,我在想:如果他的處境稍微好一些,有一個起碼的寫作條件,能不為沉重的生活所絆,能身心兩輕地走出來,能有充裕的時間,能有足夠的精力,得天時地利人和,他的才華究竟能發(fā)揮到何種狀態(tài)?大概不是現(xiàn)在一些“成功人士”可比的。想到這些,我眼前總會出現(xiàn)他五六歲時那副精瘦的面孔、目光清澈的雙眼、靈氣十足又有點害羞的樣子。這個少年,本應(yīng)是這個世界上一個躊躇滿志、呼風(fēng)喚雨的少年。然而,生活的重軛卻一直架在他的脖子上。
    好在這個世界上有詩。
    私下里,我常有些俗想:你還是寫些小說吧,這樣多少可以爭得一些稿酬貼補家用,寫詩是“二姑娘倒貼”的事情。但當(dāng)我回到形而上的層面來思量他的行為時,我還是理解了:他在詩的世界中找到了平衡,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安寧,找到了靈魂的落腳之地。
    他的詩是平原上的詩,盡管他也寫了在他的家鄉(xiāng)絕對看不到的大山大河,還有想象中的巴黎、黑海、俄羅斯的喀山,但不管他怎么寫,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卻還是他的起點和終點。那些風(fēng)景只是平原風(fēng)景的參照而已。棉田、蘆蕩、水地、小橋、枝枝叉叉的河流,才是他真正的風(fēng)景。這些風(fēng)景既構(gòu)成了他的物質(zhì)世界,也構(gòu)成了他的精神世界。平原給了他胸懷,給了他美學(xué),給了他語言,給了他情感方式和敘事方式。平原是他不能離開須臾的。這種留戀、依賴,達到了人在平原卻還在思念平原的程度:“夜深人靜之時/開始想念平原。真的/我十分想念平原上/那些終年面孔如一/長期生活在鄉(xiāng)下的親人們/秋天使你們的手忙碌起來/盈盈的心,盈盈的水/盛滿盈盈的愛情。”“遠離塵世的尖囂/在鄉(xiāng)下,一望無際的平原上/你開始心情明朗!
    相比大山,平原可能缺少一點層次,一點威嚴,一點神秘和崇高。但平原是開闊的,坦蕩的,平和的,目光可以遠望,也更切近生存的希盼。平原養(yǎng)成了人的目光平視的習(xí)慣。平原使人懂得了寬容、坦誠和謙和。當(dāng)茂華看到大路一條,兩行白楊或兩行榆樹或兩行刺槐一直延伸,直到出現(xiàn)美術(shù)作品中的“滅點”時,他懂得了“天邊”這個詞的意思。許多年前,當(dāng)他還是一個孩子時,他從海邊一直往西走了數(shù)十里,走到了舅舅家。他就這樣走著,平原不停地向他展開,就像無邊的畫卷。后來,他去過別的地方,他的心更是去了無數(shù)的地方,但平原的精神,才是他真正的精神。這些詩里,字里行間,都有著這種精神。
    茂華的詩是莊重的,這與時下許多詩人的詩形成對比。我一直不太喜歡不正經(jīng)的文字。我接受幽默,但絕不喜歡漫無節(jié)制的嬉戲。在這方面,我對小說還能網(wǎng)開一面,小說與游戲精神本就有血緣關(guān)系,但對詩卻是很苛刻地要求它在敘述上是莊重的。我的看法是一貫的,而這看法是詩的歷史告訴我的:詩是一種莊重的文體。詩固然有幽默,但幽默一詞始終不是詩學(xué)的關(guān)鍵詞。有幽默的詩,還有打油詩,但它們不是詩的主體。這是由詩的性質(zhì)決定的。當(dāng)詩油嘴滑舌、油腔滑調(diào)時,它離詩的本性也就遠了。茂華的詩,無論寫歷史,寫游歷,寫童年,寫當(dāng)下,寫他心中的人物和遠方的風(fēng)景,即使含有嘲諷,在總體語調(diào)上也是莊重的,甚至是嚴肅的。在詩這里,嚴肅總比不嚴肅好。
    無論是詩還是小說,都有一些基本品質(zhì),這些基本品質(zhì)是不變的。比如說悲憫。詩可能是一種更具有悲憫精神的文體。它就是悲憫的產(chǎn)物。這悲憫表現(xiàn)在對一片葉子的飄零的感嘆上,表現(xiàn)在“九月菊花黃滿天下/又有姐妹們嫁到四面八方去了”的欣喜與惋惜上,表現(xiàn)在天下雨了想起鄰居家的被子還晾在外面的擔(dān)憂上……!逗屯馄乓黄鹫彝辍窡o疑是這一話題下的一首好詩:“今夜的夢里,落英繽紛/外婆,我已經(jīng)與您失散三十年了/我在人間,您在陰間/逢到忌日,我在孫輩中總想搶先一步/多燒幾張紙錢給您。因為我/想起自已的童年,您多給我的一份愛……”還有一首寫海子的詩,讀到“此時,夜深紙薄/我還能說什么呢/兄弟啊,我們后會有期”幾句時,心不顫動,無論如何是不可能了。從前的詩,那些經(jīng)典性的詩,都是讓人心弦顫動的。顫動是一個生理現(xiàn)象,但更是一種精神現(xiàn)象。顫動中,我們感受到了悲憫的溫暖和純凈,對世界改變了看法,我們有了一種向善向美的愿望。這種顫動并不那么容易產(chǎn)生,只有當(dāng)詩捕捉到最微妙的可與人心最隱秘的感應(yīng)點相通的細節(jié)時,它才能產(chǎn)生?上У氖牵F(xiàn)在的詩似乎不太講究這些了,現(xiàn)代詩在一大串現(xiàn)代理念的牽引下,心思都用在了對某種思想觀念的闡釋方面。現(xiàn)代詩是讓人思考的,除了讓人思考,它也就沒有其他功能了。但我以為,所有這些思考,都會隨著時間的遷移而成為常識,而顫動的需要和意義卻是永恒的,因為我們是人,我們永遠需要顫動。人類的文明就是在這樣的顫動中得以形成和發(fā)展的。
    我再來說一首茂華的詩。它名叫《今晚,跟誰借一點月光》,說的是一個人打柴,現(xiàn)在他要背著柴回家了,但已天黑:“今晚,跟誰借一點月光/好讓我把打了一下午的柴/背回家!笔虑榈姆至亢茌p,但我發(fā)現(xiàn),那持久的,讓人心顫動的悲憫,卻總在這些看似很輕的事情中藏匿著。茂華的許多詩,寫的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他看出來了,詩就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里頭,而那些看來驚天動地的事情,卻也許是空洞的。驚天動地的事情容易看到,而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很不容易看到,只有那些滿懷悲憫的心靈才能看到。
    一個詩人的詩到底寫得怎么樣,我以為須一本詩集里頭總有幾首詩讓你特別難以忘懷。我讀過不少詩集,看時總糊糊涂涂,既不得要領(lǐng),也無莫名的沖動,更不見奇峰突起的驚嘆。合上之后,就再也沒有什么了,用心回憶也還是說不出什么,時間一久,就什么也沒有了,像大風(fēng)過后的場地,空空如也?疵A的這本詩集,總會相遇一些難以忘懷的詩。只舉一首——
    鋤頭向下
    抬頭向上
    秋天的雨
    洗亮了人的靈魂
    靈魂飄逸
    時光飛翔
    時光易逝
    秋啊,你坐在寧靜的巢里
    狠掃最后一片葉子
    尖銳的聲音劃破天空
    使光亮沾滿寒意
    火也失去溫暖
    華發(fā)早生
    向白茫茫的雪原轉(zhuǎn)移
    水變得堅硬起來
    猶如就要來到的冬季河流里
    從上游飄下來的冰塊
    若干年后
    你才知道什么叫
    ——飽經(jīng)風(fēng)霜
    至于說一些讓人難以忘懷的詩句,就又要多一些:“祖母搖著紡車/織著一塊布/或者是另一塊布/夜,那么黑/手中的布也白不起來。” “河邊割草的妹妹,回家吧/你提步趟水。輕盈若蝶/后面的天,屬于秋天了!薄 一只鳥在飛行中認識了另一只鳥!薄
    我堅信“難以忘懷”是衡量詩是否是一首好詩的一個最樸素也最可靠的標(biāo)準(zhǔn)。
    愿我弟茂華也有寫小說的心境,并愿他的小說寫得與他的詩一樣的好。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使用 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微信登錄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